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于漪:信仰的力量(5)

来源:心脏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时任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杨浦分局局长的曹中柱顶着压力支持开办平价药房,他说:“于老师教学生,教得顶好的是教做人。她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

时任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杨浦分局局长的曹中柱顶着压力支持开办平价药房,他说:“于老师教学生,教得顶好的是教做人。她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敢于负责任。”

于漪从来不会离开“人”的培养去讲纯“文”的教学。她说:“我一辈子上下求索,就是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学生能成为龙的脊梁。”于漪相信,当真理的力量、高尚的人格、博大的胸怀通过精湛的文字表述在学生心中引起情感激荡时,理想信念的明灯就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

站在为学生成长、为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于漪用心血唤醒着学生的生命自觉,在给学生注入文化之魂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崇高的人格力量。

薪火传递青枝绿叶的事业

“我信奉中国文化,我还有点本事,我能够培养师资,我带了几代特级教师出来。”

现场实录——

于漪说:“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要怎样的?在学科领域也好,在管理领域也好,我几十年一贯地强调以学生为本。因为教师的价值和意义是在学生身上体现的,不是你自己想成名成家……”

“做校长,顶大的事情就是培养青年教师。”

早在于漪担任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时,她就说,做校长,顶大的事情就是培养青年教师。

作为校长,她在总能从繁重的行政事务中抽出身来,深入课堂听课,手把手地带教年轻教师。

“学校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教育的希望在青年教师身上。”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 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于漪带出了像程红兵、陈小英、陈娟娟、王缨、陈爱平、谭轶斌、朱震国、黄荣华、兰保民等一大批知名的教学能手。在于漪所带教的本校青年教师中,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 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 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 用桃李满园来形容恰如其分。

特级教师谭轶斌回忆,当年自己还是一名青年教师,从师范转岗到高三任教。她带着学生刷题、讲题。就在她为自己的转型之快沾沾自喜时,于漪的话让她“醍醐灌顶”,“千万不要用机械训练去消磨学生的青春!”

特级教师王伟说,自己从教30年了,最问心无愧的一件事是,从来没有上过一节“假”公开课。因为“于漪老师的公开课,没有预设,没有预演,只有预习。”

于漪老师治学的严谨与严肃可见一斑。

对师范学校的青年教师如此,对未来的准教师更是从“根”上用心培育。

校服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还是个新鲜事物。当时上海二师女生占了绝大多数。当于漪得知学生们对校服意见较大时,她决定鼓励学生们参与到校服的设计中来。通过比选方案,学生参与决策,结果学生的校服倒成了上海街头一道靓丽风景,赢得了不少的回头率。

许多学生还清晰地记得,于校长端着脸盆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展示”学生们浪费的包子、馒头和饭菜。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于校长如此的生气,话说得如此严厉:“任何人都不能暴殄天物,这是素质问题、品德问题……”学生回忆说,当想到于校长用手从泔水桶里捞起饭菜的动作时,他们脸上有一种热辣辣的感觉。

当时学校没有保洁工,保洁工作全部靠学生们轮值来完成。一百二十多亩地的校园,不小的工作量。清洁楼道、打扫厕所,帮厨卫生,还要伺候花草……还有更重的任务,学生要两人一组抬粪给绿化带施肥。城市里长大的学生们吃不了这个苦,怨气很大。

为此,于漪找学生聊天、谈心,语重心长地一点点化解学生心中的结。“国家培养我们读师范学校,不仅学费全免,每月还有补贴,我们要心怀感恩和使命,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一种行动自觉,修身立德,用双手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责任意识、家国情怀……”

一段时间后,不仅校园保洁问题解决了,连日常出操、运动会、文艺汇演、接待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均实现了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学生由原来单一的“保洁工”变成了校园活动的“操盘手”。

于漪的教育就是这样,既唱“神曲”,又唱“人歌”。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的学生回忆说,是于校长为他们扣好了年少时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其他的扣子便不会扣错。

书法家刘炳森先生赠予作品“铸颜雕宰”,于漪视作珍宝,用以自励

文章来源:《心脏杂志》 网址: http://www.xzzzzzs.cn/qikandaodu/2021/0222/402.html



上一篇:离家出走
下一篇:心脏细胞衰老与基因的缺失

心脏杂志投稿 | 心脏杂志编辑部| 心脏杂志版面费 | 心脏杂志论文发表 | 心脏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心脏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