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脏杂志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心脏杂志》投稿方式[01/26]
- · 《心脏杂志》期刊栏目设[01/26]
浙大二院副院长、心脏中心副主任项美香:以“(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当她碰到体检或青春期发现早搏的病人时,她给予患者更多的是专业“话疗”,以解除患者的疑虑。相反,对于病情发展后果严重,但重视不够的病人,她
当她碰到体检或青春期发现早搏的病人时,她给予患者更多的是专业“话疗”,以解除患者的疑虑。相反,对于病情发展后果严重,但重视不够的病人,她就会变得十分“强势”,她说,无论是什么情况,我都要对病人负责,把病人的风险降到最低。
卓越人才成就卓越品质。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她对于年轻医生总是“倾囊相授”,“有人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不这么想,我是恨铁不成钢。我希望他们能真正理解,并有所思考、有所探索、有所创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希望将这里打造成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黄埔军校”。“医学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学科,不能有半点马虎。” 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她非常关注职业道德的培养:“虽然每个人能力不同,经验也有差距,但能力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把病人当亲人,有了这样的理念,就一定会努力去学习,想方设法帮助患者。”
从做住院医师开始,项美香就十分享受在医院和病房的时光。尽管当时药物种类不多,治疗手段也比较单一,但医患关系却十分融洽。有的患者从她做住院医师时就跟着她,看着她成长,成为专家,她与患者及家属也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随着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深入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但无论多忙,项美香也会尽量利用每周宝贵的门诊时间与患者沟通,少则几分钟,多则半小时,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知识和治疗措施,解决患者的“心病”。
她是心脏起博器植入的高手,在浙江省率先开展了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病人最高年龄99岁;2022年4月,她又带领团队成功植入了浙江省首台CCM(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标志着浙江省心力衰竭治疗迈入了新阶段。
在繁忙的管理和临床工作之余,项美香总会抽出时间与学生讨论科研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当遇到科研瓶颈时,项老师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2018年6月,“项美香心血管团队”荣获了浙江大学第八届“五好”导学团队称号;2020年荣获浙江大学、浙江省“三育人”教书育人之先进标兵称号。
她经常给学生们讲,从医要有温度,就是医者的“仁心”。她说,做一名好医生,技术过硬和仁爱之心,两者不可或缺。“关爱病人、真正为病人着想其实很简单: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
遇到年轻医生担心自己能力不够,做事畏首畏尾时,她鼓励他们寻求团队的力量:“你不知道,不代表你的老师不知道、科室其他人不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团队的力量更强大。”
文章来源:《心脏杂志》 网址: http://www.xzzzzzs.cn/zonghexinwen/2022/1021/1885.html
上一篇:朝左睡觉会压迫心脏?关于睡眠的传言,你信过
下一篇:男子连夜陪产只睡2小时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