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高职人体解剖学“心脏”教学设计(2)

来源:心脏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5.3 课程讲授 (1)心的位置和毗邻。用俗语“偏心”做引子,提出问题:“心脏的位置在哪里?”让学生将手放到左侧胸膛感受心脏的搏动,课件展示心脏位

5.3 课程讲授

(1)心的位置和毗邻。用俗语“偏心”做引子,提出问题:“心脏的位置在哪里?”让学生将手放到左侧胸膛感受心脏的搏动,课件展示心脏位置的图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尤其提醒学生注意心内注射的位置和心尖的体表投影这两个知识点。之后介绍真正的“偏心”——右位心的异常现象,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习兴趣。

(2)心的外形。在大屏幕上展示心外形的图片,并拿出心脏塑胶模型,对照着讲解各个部分。再让学生观察讨论,在模型上指认出心的“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这些结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3)心腔结构。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四个心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以及心室内的瓣膜。尤其是心瓣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难理解,需要结合心内血流方向来讲解,有很强的逻辑性。首先大屏幕展示心腔结构图,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板图,归纳各腔的出入口,使学生对四腔心的结构更加容易理解。为给学生更直观印象,再展示解剖好的猪心标本,让学生对照着辨认腔室结构,加深印象,重点提醒学生注意“左二右三”口诀,即是指心瓣膜的形态结构,在左房室口的是二尖瓣,右房室口为三尖瓣。心脏瓣膜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像“单向阀”一样控制心脏内血流不返流。为了形象地解释这一点,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出心室收缩与瓣膜开合对血流方向的控制关系,同时在黑板上板书出心内血流方向的流程图。举一反三,可联系临床病例,介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症的临床表现和发病原因,加深学生对瓣膜开闭控制血流机理的理解。

(4)心壁结构及心间隔。在重点讲解了心腔结构之后,循序渐进进行心壁的多媒体课件授课。对照着模型和标本,引导学生观察腔壁的厚薄情况,引出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这三层的结构特点,特别提示心肌细胞和神经的分布,为心传导系的讲解做铺垫。

(5)心传导系。以提问做引子:“在人的一生中,为什么心脏能够不停地节律性跳动,不眠不休?”引出心传导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给以解答: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的心传导系统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维持心脏节律性搏动。再扩展介绍心电图检测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学生对心脏搏动的神经信号传导的理解。

(6)心的血管。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之二,仍采用提问引导式教法,吸引学生兴趣。联系日常生活提问:“你一定听过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之类的名词,知道它们具体是指什么吗?”答案是心脏的血管病变。心脏是控制全身血流的“泵”,那如心脏的血管就是给泵供电的“电线”,启发学生去探究心脏的血管。利用图片详细展示冠状动脉和静脉的分布。引导学生思考“电线故障如何排除”,结合临床实践,介绍能让血管显形的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及播放治疗冠心病的心脏支架和心脏搭桥手术的flash视频,让学生获得对心血管疾病的一些认知,为理论应用于实践打下基础。

5.4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和任务

再次展示图片和模型,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心脏外形、腔室结构和血流方向,辅以几个选择题和填空题来练习,加深对重点知识的印象。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使用3D body软件进一步熟悉心脏结构,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本章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上传到“微助教”作业中,下次课对各组作业进行点评。

6教学反思

本章节教学内容涉及的概念和名词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概念的讲解更加注重和功能或临床以及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以及形成联想记忆。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首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提前让学生熟悉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利用彩图、模型、标本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后,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三维解剖软件和绘制思维导图,有效增强了记忆力,提高了思考、归纳能力,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1]。

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利用丰富的标本、模型、演示动画、视频等教学材料展开多个角度的讲解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将基础知识联系到生活和临床,使学生明确课程内容的重要性[2]。同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当予以点拨指导,总结延伸。总之,本课程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做引领,学生多参与,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心脏解剖知识的目的。

文章来源:《心脏杂志》 网址: http://www.xzzzzzs.cn/qikandaodu/2021/0209/348.html



上一篇:大提琴之舞
下一篇:前列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微

心脏杂志投稿 | 心脏杂志编辑部| 心脏杂志版面费 | 心脏杂志论文发表 | 心脏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心脏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