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马拉松运动对心脏的影响:生理适应和潜在风险(4)

来源:心脏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3 马拉松运动对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心房的收缩能力对心室的血液充盈具有重要影响。Gabrielli等(2018)发现,马拉松运动员左心房体积明显变大,收缩

1.3 马拉松运动对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心房的收缩能力对心室的血液充盈具有重要影响。Gabrielli等(2018)发现,马拉松运动员左心房体积明显变大,收缩能力显著增强,且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增加幅度更加明显。相关分析显示,马拉松运动员的左心房收缩能力与V·O2max显著相关。Wilhelm等(2012a)研究发现,马拉松运动诱导右心房和左心房体积增大,平均参加过12.8次马拉松的运动员左、右心房体积分别增加74%和60%。其另一篇研究表明,与非马拉松跑步选手相比,马拉松运动员左、右心房容积明显增加,参加5次以上的马拉松运动员比参加1~4次的运动员具有更大的左、右心房容积。相关分析发现,马拉松参加次数是左、右心房体积的独立预测因子,而与左、右心室无关(Wilhelm et al.,2012b)。最近,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报道显示,与同龄久坐人群相比,中老年男性马拉松运动员的左心房内径、左右心房面积均明显增加(Merghani et al.,2017)。

研究表明,马拉松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左、右心房也出现明显扩张和功能降低(Trivax et al.,2010;Wilhelm et al.,2011)。马拉松运动后,有关左心房功能变化的研究较少。Oxborough等(2010)的研究发现,马拉松运动后即刻,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LAED)、早期舒张应变(ASRe)等反映心房舒张功能的指标存在短暂性降低,左心房前负荷降低,虽然左心房收缩功能有所提高,但整体降低了左心室的舒张期血液充盈,最终降低了左心室的射血能力。研究进一步指出,马拉松运动后左心房的前负荷降低可能与右心室输出量减少、肺动脉压力增高有关。研究中也指出了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后心脏各个腔室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即由于马拉松运动后右心室功能降低,左心房前负荷增加,进而影响了左心室舒张期血液充盈量。同时,左心室舒张功能减弱,可能引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下降。

1.4 马拉松运动停训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研究表明,马拉松诱导的心脏肥大为离心性心肌肥大,其结构和功能适应性变化容易发生消退。Demirelli等(2015)指出,马拉松等优秀运动员退役10年后,其左心室重量、左心室指数、LVPW、LVEDD等结构指标和普通对照组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另外,LVEF、LVESV、LVEDV等功能指标业已恢复到正常范围,而摔跤运动员仍存在明显的左心室肥大。与此一致,经过连续18周训练(每周7 h)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停训4周后,训练得以增加的左心室重量、左右心室壁厚度和右心房面积均出现明显的消退,8周后右心房和右心室降至训练前水平,而左心室仍具有明显的增加。这说明停训对心房和右心室的影响大于左心室,马拉松对右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会逐渐消退至正常水平,而对左心室的影响可能产生永久的改变(Pedlar et al.,2018)。与此相反,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篇报道证实,停训6个月之后,经过1年马拉松运动产生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重塑已经消退至正常基线水平,而马拉松诱导的右心室的离心性重塑虽然也有消退现象,但依然存在(Arbab-Zadeh et al.,2014)。

综上所述,马拉松运动诱导心脏产生的结构和功能重塑在停训后会逐渐发生消退。消退的程度可能与从事马拉松运动的时间以及停训时间有关,训练时间短、停训时间长的消退会更明显。

1.5 马拉松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规律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风险,降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马拉松运动时,机体长时间运动,心脏持续大量供血,同时心肌细胞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也需要持续的血液供应。冠状动脉作为营养心脏的唯一动脉,与马拉松之间的关系如何,近年被广泛研究。CAC(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积分是利用CT成像技术来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发生钙化的一项指标,与总体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CAC积分越高,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越大。多个研究对马拉松运动与冠状动脉钙化风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2008年,M?hlenkamp调查了108名50岁以上的马拉松运动员,发现与同龄对照人群相比,尽管马拉松运动能够降低收缩压和血液中的LDL水平,增加HDL浓度,降低10年FRS评分,但CAC评分大于100的马拉松运动员比例高达36%,高于同龄对照人群。随后2年的随访发现,其中4名马拉松运动员出现急性冠状动脉事件,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重建术。该研究提示,长期的马拉松运动可能增加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然而,该研究中的马拉松运动员,多数是吸烟者,其可信度受到学者的质疑。但这项研究却引起学者对马拉松与冠状动脉健康关系的研究。随后,Circulation上的2篇报道揭示了马拉松等耐力运动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其中一项结果显示,每周运动量大于2 000 MET分钟的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员有较高的CAC积分和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发生率。有趣的是,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员有良性的斑块组成,危害性大的混合斑块较少,更常见的是稳定的良性钙化斑块。因此,与拥有相同CAC负担的普通人相比,马拉松运动员可能具有较低的冠状动脉病症事件发生率。研究进一步指出,高强度运动状态下,高心率造成冠状动脉迂曲,血液层流被破坏,同时伴有血压增加,可能是诱导冠状动脉CAC评分增加的原因。另外,运动诱导的甲状腺旁素增高和低镁血症,也可能是其中的原因(Aengevaeren et al.,2017)。与此一致,另一项研究调查152名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的CAC后发现,多数运动员的CAC评分处于正常水平。虽然男性运动员的CAC评分超过300阿格斯顿单位的概率更大,更容易出现冠状动脉斑块,但运动员冠状动脉斑块的覆盖更广,其较高的稳定性可以降低斑块破裂和心肌梗死的风险(Merghani et al.,2017)。

文章来源:《心脏杂志》 网址: http://www.xzzzzzs.cn/qikandaodu/2021/0216/380.html



上一篇:我心雀跃
下一篇:雨天纪事(五首)

心脏杂志投稿 | 心脏杂志编辑部| 心脏杂志版面费 | 心脏杂志论文发表 | 心脏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心脏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